袁建军:只为给丧属一个满意交代

阅读: 34 发表于 2024-11-07 15:09

 

本报记者 路建英

“所有的付出只为给丧属一个满意的交代,只有心里时刻装着群众,把群众当亲人,才能做好殡葬工作。”河北省邯郸市殡仪馆馆长袁建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靠着对社会的奉献、对人民群众的满腔热忱和对殡葬改革事业的执着追求,今年54岁的袁建军在殡葬岗位上已经干了30年。

努力做“让两个世界的人都满意”的那个人

“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每个人都无法避免。我们就是要做‘让两个世界的人都满意’的那个人。”袁建军告诉记者,1988年,他顶着世俗的压力,不顾父母的反对和亲戚朋友的劝阻,开始从事这份平凡而崇高的职业。

“我永远也无法忘记第一次走进太平间抬运遗体时的场景,说一点不害怕那是假的。”袁建军告诉记者,从事殡葬工作首先要过恐惧关,虽然早已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但是第一次直面死者,心里难免发怵。“第一次拉开遗体存放间那扇冰冷沉重的金属大门,仍然感到不寒而栗。”

“这么害怕,晚上肯定睡不着吧?”当别人问起袁建军这个问题时,他却说:“恰恰相反,不干不知道,接尸运尸工作这么繁重,每天平均往返太平间、殡仪馆二三十次,经常顾不上吃饭,累得到家倒头就睡,哪还顾得上害怕。”

对袁建军来说,收捡意外去世人员遗体是最脏、最累的工作。尤其是在夏天,尸体腐烂变质,在很远都能闻到腥臭气味。

袁建军说,有一次,自己接到任务,要去疑似疫情的隔离区接运遗体,这相当于与死神零距离接触。而在夏季高温闷热的环境下,他穿着密不透风的三层防护服,克服着心中的恐惧和身体的不适,严格按照操作规范,一丝不苟地完成遗体消毒、密封、抬运等工作。

近几年,车祸刑事案件等尸体较多。为了让死者家属满意,袁建军每次都是和职工们一起,认真地将残缺的尸体拣起来,运到殡仪馆进行整形化妆,以减轻丧属悲痛。

创新丧事无缝衔接 勇破殡葬暴利积弊

2005年4月,邯郸市人民政府决定,关闭主城区内22家医院太平间,对殡葬服务实行归口管理,以后丧事一律去殡仪馆举行。但是关停太平间的过程并非易事。

过去的邯郸,各大医院都建有存放遗体的太平间或停尸房。它就像是一座小型殡仪馆,不仅设有冷藏柜,而且还能提供遗体换衣、化妆等服务。

“到了太平间,至少要准备5000元。”袁建军告诉记者,自己原本以为遗体存放在医院太平间收费会很低,不想却高得离谱,一些殡葬用品以高于成本价5倍甚至更高的价格出售。这让袁建军不禁感叹:“以这种方式挣死人的钱,心里就踏实吗?”

随着工作年头的增加,袁建军渐渐了解到,医院太平间已经成为承包者的营利行业。承包者向医院缴纳一定承包费,就可以成为医院太平间的具体经营和管理者,在太平间违规设立灵堂,倒卖殡葬用品。同时,太平间外还常有妨碍公共秩序、影响交通出行的出殡活动,让附近居民苦不堪言。

“规范丧事活动、提倡文明治丧,既是深化殡葬改革的专项工作,也是减轻群众丧葬负担的有效途径,更是创建文明城市的重要举措。”袁建军说,当时,作为公益性事业单位的市殡仪馆不仅远离市区,避免了出殡时阻碍交通,而且丧事服务费低,能减轻群众丧葬负担。

“在丧事方面,殡仪馆能与医院实现‘无缝对接’,让遗体在最短时间内获得专业殡仪服务。”袁建军说,本着减轻群众丧葬负担和规范殡葬市场的初衷,他向时任市殡葬管理处处长提出了这个想法。

然而,因医院太平间属于承包性质,涉及个人利益,关停取缔推进工作十分艰难。

袁建军表示,关停期间,即便公安、工商、城管、民政、卫生等单位协同推进,我们还会时常碰到部分承包者对抗气势强硬,甚至恶言相向。记得有一次谈话中,承包户是位年轻人,多次要求高价违约赔偿未果,扬言“咱们走着瞧”。

就这样,经过两个多月的“较量”,主城区22家医院太平间彻底关停,邯郸市也在全省开创了在市区关闭医院太平间的先河。

打造殡仪服务品牌 促进殡葬事业发展

伴随着医院太平间的取缔,民营殡仪馆的生意也惨淡起来。为了谋生路,有一家名叫“天渡”的民营殡仪馆老板曾找过袁建军,说是可以一起“发财”,被他回绝了。

袁建军说,“历经16次谈判,这家民营殡仪馆最终被市殡葬管理处收购,并于2007年与市殡仪馆合并为新的‘邯郸市殡仪馆’,此次收购,我们实现了国家殡仪馆收购民营殡仪馆的先例。”

为了将新的“邯郸市殡仪馆”建设成为邯郸市综合性的殡仪服务场所,袁建军参考地方习俗,多方征求意见,对殡仪馆的功能分区、建筑设计和绿化设计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虽说殡仪馆是让逝者安详、平和而又不失体面地走完人生最后一站的地方,但是袁建军并不愿意这个地方只存在悲凉和忧伤。

在新殡仪馆外观建设上,袁建军采用仿古建筑,设计典雅、庄重,具有文化特色,给每个来此的群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在馆内种植柏树、龙爪槐等景观树,使殡仪馆绿化面积达到60%以上,营造出了一种祥和、安逸的现代殡葬文化氛围。

完善后的殡仪馆总体布局清晰合理,做到人车分流、内外区分。可以提供遗体(骨灰)存放、遗体火化、停灵守灵、追悼告别等多种服务。同时,创新建立了全省首个殡仪服务中心,弥补市殡仪馆殡仪服务的空缺,提升殡仪服务水平,满足群众不同层次的殡仪服务需求。

此外,由殡葬管理处兴办的经营性公墓——紫山公墓,兼具低碳、文明、诚信、优美的特点,收费适宜,价格适中,满足当地群众丧葬基本需求。

设施到位了,服务也要跟得上。在殡仪服务中,绝大多数群众都不知道该如何办理丧事。对此,袁建军就在殡仪馆打造“人生有终点、服务无止境”品牌活动,要求每名职工在接到丧属电话时,清楚、耐心地告知如何办理丧事活动,做到对逝者讲文明,对丧属讲礼貌。

移风易俗破陋习 丧事简办入人心

千百年来,我国丧葬习俗讲究“留有全尸、入土为安”,且仪式繁琐,迷信色彩浓厚,如看风水、摔漏盆、披麻戴孝、磕头作揖、烧纸念经等,与社会文明建设有悖,这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殡葬事业改革的难度。

“尽管经过多年的宣传破除陈规陋习,倡导厚养薄葬,推行绿色殡葬,社会风气得到较大改善。但是,要彻底转变‘入土为安’和挑选‘风水宝地’观念还要有一个过程。”袁建军如是说。

为革除丧葬礼俗陋习,营造移风易俗的殡葬改革氛围,袁建军将传统的殡葬文化与现代经营理念相结合,运用现代企业经营模式进行经营管理。加强殡葬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建设,更新改造殡仪馆环保型火化设施,让殡仪馆废气排放达到了国家环保标准。

同时,规定在殡仪馆内严禁做佛事、诵经超度等丧葬陋习,坚持以哀乐代替诵经、以黑纱白花代替披麻戴孝、以默哀鞠躬代替磕头作揖、公墓以顺序编号代替看风水等;在殡仪馆“守灵”吊唁,丧属一律不得彻夜留宿的做法更是赢得群众广泛认可。

受传统观念影响,殡葬行业从业人员的社会地位一直较低。为了改变人们对殡葬行业固有的思维认识,袁建军每年选派殡葬职工参加殡葬行业岗位技能专项培训鉴定,加大殡葬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建立健全规范化、职业化和专业化人才队伍管理机制。

“近几年,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殡葬行业从业人员得到更多群众的理解和认可。”袁建军说,以前丧属看不起殡葬行业职工,对他们呼来喝去,冷眼相对。现在,丧属很尊重他们,也打心底里感谢殡葬工作者付出的劳动。

“一辈子只做一件事,一件事努力做好一辈子。”袁建军把殡葬工作当成自己的事业,默默地将30年的青春奉献在殡葬工作第一线。无论是作为单位管理者,还是行业服务者,为保生态、惠子孙,破千年旧俗,促进移风易俗,袁建军心里总是暖暖的。

热点推荐

最新发布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