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30 发表于 2024-10-10 15:58
新华社北京4月5日电 题:为了逝有所安、思有所依——我国推进殡葬改革取得新成效
殡葬服务回归公益属性、选择更绿色文明的节地生态安葬方式,中国殡仪馆代客祭扫、网络祭扫等新型祭扫方式日益深入人心……这个清明节,一股殡葬清风正吹拂华夏大地,让逝者安息,让生者慰藉。这是我国近年来不断推进殡葬改革而结出的累累硕果。
更惠民:殡葬公共服务日益完善
“我母亲逝世3天后开始治丧,本以为是一笔不小的开销,没想到这里服务周到、价格还透明。”近日,在湖南省益阳市殡仪馆给母亲举行完追悼会的市民陈先生终于放下心来。
2022年1月29日,益阳市殡仪馆正式由市民政局接管,实现公益属性回归。益阳市殡仪馆所有收费项目一律公示上墙,实现明码标价,免费为丧户提供司仪服务、电香、电烛、电纸盒、多功能贡台等殡葬服务设备。平均每场丧事的花费较之前减少3000元左右,得到治丧群众的广泛好评。
转变不仅发生在益阳。日前,湖南相关部门出台规范殡葬服务价格管理文件,明确政府指导价服务项目最高利润不超过15%,并对全省殡葬服务机构开展成本监审。目前,湖南各地殡葬服务价格降幅达到40%左右,最高降幅达69.4%,有效解决了殡葬墓地价格高、殡葬服务收费乱的问题,切实为群众减轻了丧葬负担。
如何强化殡葬服务民生保障功能,让逝者安息、生者慰藉是近年来各级政府部门普遍思考的重要问题。
近年来,民政部、国家发改委不断加强殡葬设施建设,提升殡葬公共服务能力。“十三五”期间,殡葬基础设施纳入了社会服务兜底工程,4008341834中央预算内资金投入23亿元,补助609个地方殡仪馆和公益性骨灰堂建设项目。仅2021年就投入10.8亿元用于支持公益性殡葬设施建设。此外,民政部还加大本级福利彩票公益金支持中西部贫困地区殡葬设施设备新建改造力度,群众治丧条件得到改善。
与此同时,各地普遍实施面向城乡困难群众减免或补贴遗体接运、暂存、火化、骨灰寄存等基本殡葬服务费用的惠民殡葬政策。已有北京、天津、江苏、浙江、山东、河南、四川、广东、江西9个省份将惠民范围扩大到辖区居民。
“近年来,各地通过出台相关政策,让群众不用花钱或者只花一点钱就可以完成最后的人生大事,杜绝‘因丧致贫’‘因丧返贫’等现象出现,不断强化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民政部社会事务司司长王金华说。
更绿色:节地生态安葬为更多群众接受
在《申请参加西安市首届公益性海葬活动承诺书》上签下自己名字的那一刻,陕西西安市民王女士长舒一口气:“终于了却家人们半个世纪以来的心愿,让父亲、母亲、哥哥和弟弟可以在大海里‘团聚’。”
今年清明期间,陕西省首次推出公益性海葬活动,王女士为已逝的四位家人都报了名。“我父亲是一个老革命,参加过抗日战争和淮海战役。父亲生前曾明确表示,死后要魂归大海。”王女士说。
像王女士一样为已逝家人选择海葬的家庭达76户,每户家庭都能在当地民政部门领取到节地生态安葬奖补资金,这也是陕西今年大力推广节地生态安葬的举措之一。“近两年,选择树葬、花葬、草坪葬、壁葬等节地生态安葬的家庭增幅明显,平均每年增长1个百分点,群众的接受度大大提高。”陕西省民政厅社会事务和殡葬管理处二级调研员张勇表示。
目前,全国多地积极推进殡葬改革,加快树立绿色文明殡葬新风: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积极推广树葬、花葬、草坪葬等生态葬法,已先后树葬了约2000名逝者的骨灰;广西调整划定全区火葬区范围,并依托区位优势,连续9年组织开展花坛葬和海葬,吸引了不少本地区乃至周边省份群众参与;江西省加强对“风水先生”等殡葬从业人员管理,依法关停土葬用品店,全省遗体火化率达100%……
“随着各地对公益生态安葬设施建设的力度加大,自愿选择生态安葬方式的人数呈现快速增长趋势。”王金华表示,下一步,民政部门将进一步加大政策宣传和奖补力度,并发挥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动作用,让更多人选择节地生态安葬方式,从繁琐、落后的殡葬陋习和沉重的丧葬负担中解脱出来。
更“清明”:以新型文明低碳祭扫方式传递同样哀思
擦拭墓碑、摆放鲜花、点亮电子香烛、拍照反馈家属……在浙江杭州南山陵园,27岁的礼仪师康指赫一丝不苟地帮助在上海工作的何先生完成了清明祭扫。
因疫情缘故,何先生今年无法到杭州为家人扫墓,于是选择了代客祭扫服务,以此表达对逝去家人的怀念。“当客人提出摆放挽联、代念祭语祭文等需求时,我们都会尽力满足。”康指赫说,每次完成祭扫,都是帮助客人完成一桩心愿。
据介绍,杭州南山陵园已推出代客祭扫服务多年。今年清明期间,代客祭扫订单较往年有所增加,陵园的3位礼仪师每天都要完成30多个订单。
在云南昆明,74岁的杨青云正在花店选购菊花准备祭扫。老人介绍,以前去公墓都是烧纸钱祭奠,纸灰漫天、烟雾呛鼻。从前年起,他们开始用鲜花祭扫,既环保又安全。“时代在变,祭奠的方式在变,但对故人的情感是不变的。”杨青云深有感触地说。
在江苏,各地通过政务网站、线上祭扫平台等开展鲜花换纸钱等活动,让文明低碳祭扫理念深入人心;在海南,敬献鲜花、书写寄语等祭奠方式正逐渐兴起;在广州,500架无人机在清朗的夜空组合成各种图案、文字,以寄托对故人亲人的思念……如今,与时俱进的祭扫新方式让清明祭扫更加“清明”,今年清明节假期首日,在全国2000多个网络祭扫平台上,网络祭扫群众达695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75.7%。
“全国各地正充分利用清明节集中祭扫的契机,创新祭扫服务载体,大力推广网络祭扫、鲜花祭扫、家庭追思等文明低碳祭扫方式,将清明节祭扫与弘扬优良家教家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结合起来,积极推动丧葬礼俗改革,助力乡村振兴和社会文明进步。”王金华说。(记者高蕾、范思翔、谢樱、李亚楠、王聿昊)